老年人收缩压目标值,或应考虑NT-proBNP!Circulation杂志ASPREE研究新分析
近期,Circulation杂志发表的一项基于ASPREE研究的事后分析首次发现,校正年龄的N末端B型利钠肽原(NT-proBNP)水平,可能在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风险分层和个体化血压管理中有重要价值。
近期,Circulation杂志发表的一项基于ASPREE研究的事后分析首次发现,校正年龄的N末端B型利钠肽原(NT-proBNP)水平,可能在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风险分层和个体化血压管理中有重要价值。
一说起“高血压”,很多人的直观感受是:除了在测量血压时会出现“数值增高”以外,平时几乎没有太多不舒服的感觉;甚至,不少人完全没有出现过任何症状……
130/80,这条线一划,中国一夜之间多出8000万“新人”——不是刚毕业的应届生,而是刚被确诊的高血压患者。
目前指南建议,在初次评估高血压时,应同时测量双上肢血压,以血压读数较高的一侧作为测量血压的上臂,并评估双臂间收缩压差。正常情况下,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臂间血压差异均应
2025年9月24日,JACC(IF=22.3)在线发表了1990-2023 GBD心血管疾病(CVD)负担。研究表明:2023年CVD达到6.26亿,伤残调整寿命年(DALYs)和死亡达到4.37亿和1920万;高收缩压是CVD的最大风险因素;1990-20
这不是“一刀切”,而是全球循证医学的共识升级。中国版指南,正与国际前沿全面接轨。
无论是在体检中心,还是医院急诊,我们总能看见自助量血压的机器。坐在椅子上,伸出胳膊,袖带便会自动充气缠紧,几秒钟后,你的血压读数便出现在了屏幕上。整个过程似乎无比简单,也没人会提醒我们要注意些什么。
研究数据摆在这儿:长期坚持有氧运动,收缩压能降5到8毫米汞柱,舒张压能降3到5毫米汞柱。这跟吃一片降压药的效果差不多。运动还能让心脏更强壮,血管更有弹性,体重超标的人还能瘦点,压力小了,睡觉也香了。
声明: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,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,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,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,意在科普健康知识,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。
忙完一天,62岁的王大爷和老伴坐在客厅里看电视。自从上次单位体检被医生“警告”后,王大爷就买了台电子血压计,三天两头就测一回,可每次看到屏幕上显示“135/85mmHg”,他都忍不住自言自语:“这算高血压吗?药要不要吃?按以前的标准不是还正常吗?”正说着,微信